【一個轉念】
前幾天的「數學好怕怕」,讓我想到了蒙特梭利醫師所說的「數學心智」。這是篇小朋友不愛的理論文。😂
🤔 什麼是人類傾向?
蒙特梭利醫師的兒子 Mario 解釋,人類有些與身俱來,跨越文化與時間的普遍傾向,包括:
1. 探索 exploration
2. 定位 orientation
3. 次序 order
4. 溝通 communication
5. 社交能力 sociability
6. 抽象 abstraction
7. 想像 imagination
8. 工作/活動/動作 work/activity/movement
9. 重複 repetition
10. 自我修正 self-correction
11. 精確 exactness
12. 自我完善 & 自我控制 self-perfection & self-control
13. 數學心智 mathematical mind
這些從出生就擁有而會伴隨我們一生的本能,是為了幫助我們達到生存,被愛與肯定的感覺,以及追求更高心靈層次的需求。只是不同的人或是在人生不同的階段,傾向們會有不一樣的比重或呈現的方式,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能如此獨特但卻又雷同。
🤔 什麼是數學心智?
看到「數學心智」時,真的出現很多❓❓我的數學那麼差,它怎麼可能是人類普遍都有的本質?
原來,mathematical mind 指的不是數學的運算能力。而是一種分析,分類,歸納與邏輯思考的能力。再想想,數學不就是人類發現了一個問題或是現象,透過重複測試,分析與歸納後,找到某種次序或定律的結果嗎?不同的人類發明,展現的原來是人類的創意,能力與無限潛力。
🤔 什麼是蒙特梭利學習?
我跟我先生拜訪各地蒙特梭利學校發現的現象是:
學科的知識固然重要,但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,考高分,更不是進大學。學習是為了回歸人類的本質....一個讓我們身心靈平衡並發揮自己最美好的境界。
在混齡的教室中,不同的科目們被互相串連並跟社區環境結合在一起....因為整合的知識與多元的人際關係,才是生活的真實樣貌。
這也才明白,為什麼數學心智是人類都共享的傾向....它不但幫助我們思辨,推理,解決問題與存活,它讓人類有機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也難怪蒙特梭利醫師說,只要環境能允許人類傾向運作,人自然就能發展的很好。
一個轉念....對數學不是感到好怕怕,而是感到好棒棒....雖然我還是無法運算。😂
.
.
.
.
#教育的意義
#理論輕鬆講
#蒙特梭利在我家
#意在育兒 #mind4parenting
相關小文
「數學好怕怕」https://reurl.cc/g7jybQ
Photo by Jeshoots.com on Unsplash